omg
银行股新高
8
189
  • 0 次(票) - 平均星级: 0
  • 1
  • 2
  • 3
  • 4
  • 5
银行股新高
华龙证券认为,银行股的红利投资逻辑不断强化。随着利率水平下行,银行板块股息率的比较优势愈加凸显。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利率仍有下行的必要和空间,高股息银行股或在较长时间内具备投资和配置价值。本轮银行股的行情主要源于资金对高股息银行和指数权重股的配置需求增加,在资金面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机构配置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上涨
2024年以来,在市场宽幅波动的情况下,银行股走出独立行情,五大行的股价屡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收盘,中证银行指数年内涨幅达到20.07%。2024年以来,截至8月22日,在A股上市的42家银行中,仅有4家出现下跌,其余均呈现上涨。其中,14家银行的股价涨幅超过30%,6家银行的股价涨幅超过40%。
其中,交通银行(601328.SH)、南京银行(601009.SH)、农业银行(601288.SH)、成都银行(601838.SH)、工商银行、浦发银行(600000.SH)涨幅均超过40%,分别为46.19%、45.69%、42.28%、41.99%、41.38%、41.10%。杭州银行(600929.SH)、上海银行(601229.SH)、渝农商行(601077.SH)、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601998.SH)、沪农商行(601825.SH)、北京银行(601169.SH)涨幅区间位于 30%至 40%,分别为38.78%、36.35%、35.44%、33.64%、33.20%、33%、32.27%、31.07%。
8月22日,高息策略(H30366)指数上涨0.51%,年内上涨15.67%。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22日,高息策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格力电器(000651.SZ)、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神华(601088.SH)、农业银行、江苏银行(600919.SH)、中国石化(600028.SH)、陕西煤业(601225.SH)、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银行,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83%。

华福证券研报数据指出,2022年底以来,多路资金流入银行板块,催生结构性和板块性行情。2023年“中特估”概念走强,2024年以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扩容推动银行板块全面上涨;此外,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国家队资金大规模净申购宽基指数ETF,被动型基金成为市场重要的增量资金。银行股是沪深300等宽基指数的权重股,在沪深300指数中的合计权重逾13%。随着被动基金扩容,被动股票型基金的银行持仓持续提升。近期,公募更加偏好高股息银行标的。2024年上半年,基金持仓向高股息银行倾斜,高股息银行在基金重仓持股中的市值占比提升。
华福证券认为,自2023年起,银行股的红利投资逻辑逐渐受到市场关注和认可。2023年,带有传统高股息标签的国有行率先迎来估值修复,涨幅显著高于银行板块和沪深300指数。2024年以来,高股息策略从国有行扩散到中小行,银行板块相较于沪深300指数取得明显的超额收益。
逻辑
对于银行股今年如此受投资者青睐、股价接连创新高的现象,市场普遍分析认为,这与今年多家银行宣布了中期分红计划息息相关。
8月16日,江苏银行在2024年半年报中披露,年中利润分配具体方案将由董事会根据盈利情况、现金流状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决定,确定后将另行公告。
同日,沪农商行在半年报中推出中期分红计划,拟派现23.05亿元,中期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3.07%。
平安银行在8月15日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中,公布了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4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47.74亿元。
7月31日,南京银行在半年度报告中披露,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过的《关于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建议公司董事会以分红派息方式在年内适时实施2024年具体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家国有大行也“官宣”2024年准备实施中期分红。
从资产质量稳健角度来看,8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53%;上半年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2.4%。银行业保险业整体稳中向好,风险可控。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首先从银行股上涨的基本面逻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稳定的盈利和分红;第二,央行对息差的呵护;第三,更可持续的信贷投放;第四,债券浮盈平滑利润;第五,资产质量稳健;第六,国有大行市占率的提升。中小银行由于信贷需求不足使存贷款增速出现下降,而国有大行投放意愿更强,导致2022年以来国有大行的新增存贷款市场份额从40%上升到60%左右。
其次,从资金面因素分析,中金公司分析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指数权重高、基金配置低。过去两年,银行指数超额收益明显,特别是国有大行,长期基金配置再平衡驱动银行相对收益;第二,保险为代表的长线资金增持;第三,北上和南下资金增持。今年北上及南下资金均持续增配银行股,特别是国有大行。
对于后续银行股展望,中金公司认为,银行能够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速和高分红,成为市场中的稀缺资产,此外指数基金和保险等资金流入也推动了对于银行板块配置的再平衡。展望未来3到6个月,支持银行跑赢的低利率、高股息的市场环境并未改变。
华福证券认为,本轮银行股的行情主要源于资金对高股息银行和指数权重股的配置增加。目前,在银行股的持仓结构中,国资、法人机构、保险机构、社保基金持仓占比较高,在基金持仓中也大部分是ETF等被动基金持仓。这些机构对银行股以配置需求为主,在资金面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配置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
又一次“港股大时代”,以史为鉴这次能走多远?
10月4日港股成交额回落到2615亿港元,全天上涨2.82%报收22742点。内地国庆节假期,开市三天时间内恒生指数上涨了超过1500点,并且突破了重要阻力位置:2023年1月的高点22700点。
10月7日在没有内地港股通资金参与的情况下,港股将会迎来内地国庆节假期最后一个交易日。“港股大时代”再次开启,参考过去好几次的“港股大时代”的走势,这一次港股能走多远?

港股连续大幅上涨近一个月后,随着多空博弈越发激烈,市场震荡幅度将会加大,接下来投资者更需要关注上市公司基本面和成交额的变化。
过去三次“港股大时代”
过去三次“港股大时代”的行情,市场都能持续一段时间,相似点是投资者开户热潮,以及“不问价钱直接买入”,并且期待内地资金接盘。

2007年8月“港股直通车”,8月17日恒生指数从19386点上升到10月30日的31958点,其中10月3日成交额逼近2100亿港元;2015年4月公募基金可以通过港股通买港股,恒生指数从3月27日24486点上升到4月27日28588点,其中4月13日成交额2636亿港元。
最近的一次则发生在不到四年前:2021年初公募基金南下大举买入,2020年12月22日26119点上升到2021年2月17日31183点,2021年1月19日成交额突破3000亿港元。
“在还没有来得及开盘的牛市里面,你可能连吃一个泡面的时间都没有,”有内地客户经理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港股也再次迎来类似2015年4月的散户投资者开户高潮,香港券商也出现了排队开户的情形。而跟当年不一样的,是10年前A股开户高潮是在2014年12月已经到来,港股开户高潮推迟了半年;而这一次港股和A股的开户高潮几乎同步进行,9月30日港股成交额突破5000亿港元,比2021年那一次突破3000亿港元有大幅度提升。
上述三次“港股大时代”行情,都是基于这些相似点:期待内地资金的南下接盘,投资者“不问价钱直接买入”,最终都是结束于内地接盘资金力度不如预期。在市场过度狂热情况下,当年内地监管机构也作出了相关举措:比如2007年暂停了港股直通车,2015年逐步降低股市的杠杆资金比例。

内地资金会不会接力扫货?
2024年9月下旬开启的又一次“港股大时代”,先是9月19日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随后市场上升跟A股9月底的情况类似,都是因为内地降息降准等货币政策超预期,随后投资者都热切期待着财政政策的出台。
10月2日内地资金缺席,港股依然有4340亿港元成交并上升6.2%,当天买入的主力是海外资金;个股方面,部分基本因素不佳股价低迷三年的个股,却出现了单日翻倍的情况,甚至有一些“仙股”一天内涨了几倍,10月4日继续上涨当中也有类似情况。
有内地国庆节期间买入港股部分投资者的心态是:期待10月8日港股通重新开始交易之后,内地投资者的接盘,这也是部分个股不理性上涨的原因之一。

无论在2007年、2015年、2021年的三次港股行情中,都有大量投资者因为“便宜”的理由买入部分港股,掉入到了“更便宜”,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最便宜”的陷阱当中。

9月中以来港股急剧上涨近6000点之后,其估值不如以前那么便宜,虽然谈不上到贵的时候,但未来要继续参与港股的投资者,应当回归基本面分析,精挑细选基本面过硬的公司,才能让投资收益在长时间内更经得起考验,接下来的三季报陆续披露,也将会逐步主导港股行情走势。随着股指水涨船高,有部分投资者累积较多浮动盈利之后,可能有较多套现或者调仓动作,10月8日内地资金重新进场参与后,多空博弈将会越来越激烈,市场波动幅度将会加大。
港股成交能否再次突破5000亿港元大关,甚至走到更高水平,也是投资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过去几次“港股大时代”转折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成交金额并未继续创新高,并不配合连续多日冲高的恒生指数。
长期国债 yield 涨,短期/长期 yield curve 正常,有益于银行股。 TLT是对冲 所持的银行股。
抛售美国银行,“股神”巴菲特嗅到了什么?
股神”巴菲特近期几乎清仓式抛售美国银行,他嗅到了什么?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近日披露的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于9月25日-27日减持美国银行股票,合计1167.8万股,套现约4.61亿美元。
至此,伯克希尔持有美国银行的比例降至约10.3%,已接近10%的“监管临界点”。一旦持股比例跌破这一临界点,伯克希尔将不再需要在两个工作日内披露其交易情况。

对美国银行减持接近“监管临界点”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当地时间9月27日披露的文件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于9月25日、26日、27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减持美国银行股票,合计1167.8万股,套现约4.61亿美元。
巴菲特自今年7月开始减持美国银行股票,累计减持十余次,共计套现约94亿美元,似有清仓之势。但即便如此,按照周五的收盘价计算,伯克希尔在该银行的剩余股份价值近320亿美元,仍为美银最大股东。
截至目前,伯克希尔仍持有美国银行10.3%的股份,但接近10%的“监管临界点”。根据美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当伯克希尔持股比例低于10%时,将不再需要像现在这样在两个工作日内披露其交易情况,而是改为每季度披露。
2011年,巴菲特通过一笔50亿美元的优先股和认股权证交易,开启了对美国银行的投资。随后美国银行便成了伯克希尔的第二大持仓股,仅次于苹果公司。
近年来,伯克希尔已经陆续清仓了多家银行的股票,包括美国合众银行、富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

此外,对于伯克希尔头号重仓股苹果,巴菲特在上半年也进行了大手笔减持。据上个月披露的伯克希尔二季报,其持有的苹果公司仓位从一季度末的7.89亿股大幅减至二季度的约4亿股,降幅近50%,持仓占比降至30.52%。
或受美联储降息周期影响

尽管到目前为止,巴菲特没有对近期减持美国银行做出公开解释。但市场对此已有了大致猜测与判断。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估值较高的美国银行或受到负面影响。美联储本月宣布降息50个基点,以非常规的降息幅度开启本轮降息周期。分析人士称,美国银行对于利率周期变化非常敏感,甚至可能比其他银行更加敏感。2022年3月,美联储40年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开始时,美国银行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现在,美联储的降息行动意味着,美国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可能会比同行受到更大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银行财报表现已经出现瑕疵。美国银行于当地时间7月16日披露二季度财报,巧合的是,巴菲特从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开始减持。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美国银行实现营收511.95亿美元,净利润135.71亿美元,均超出市场预期。但是,作为该行最大收入来源之一的净利息收入环比减少3亿美元至137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可能认为当前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将资金转向更为安全的资产,如现金和国债。这也与巴菲特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所表达的观点相吻合,他当时表示,持有大量现金“相当有吸引力”。据伯克希尔二季报,截至6月底,该公司的现金储备接近277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银行股又飙了、看今天C、bac是否冲上新高!苹果居然也悄悄地爬到新高附近、naz新高就在今明两天、炒股靠蒙
小罗大概率今天涨225附近!是否冲破还假突破就看大势!
今天可能出了小罗、从217 → 225左右、也可能出了bac.. 高位不贪、 降低仓位
两大龙头aapl, nvda将破新高、带领naz突破!
昨天手痒、开盘抢了点中概、以为在坑里捡到黄金、又掉进坑里、上套了
到处是陷阱!
看看、naz新高越来越近!已经听到牛牛的吼呜声!naz新高、标普应该也过了5900、那那那蒙派6000还远吗?
6000可是在年后5500点时、就放的卫星!牛势无敌!
同时还放了另一卫星是大A今年牛市!
两大牛市:美股十A股(包括港股)、现在基本已经成为现实
不听蒙派怨得了谁
这周新高应该没问题的
不出所料,股市继续上涨
目前看,股市已进入新时期。
涨多久?  涨多高? 不知道。
顺其自然吧!
个人看法,对不对也不知道。看运气了。
炒股靠运气!

啊哈哈哈。 。 。 。 。 。
我觉得大千熊熊还是存在的,尽管是假熊,只是不好意思出来说了
如果过些天跌了,肯定都出来了,说我在哪儿哪儿做空了。
现在赚海了!
如果不跌,那就算打水漂了,九牛一毛的做空账户,可以再拔一毛过来,接着空!


论坛跳转:


正在浏览该主题的用户:
2 个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