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p
高端美妆产品
6
145
  • 0 次(票) - 平均星级: 0
  • 1
  • 2
  • 3
  • 4
  • 5
高端美妆产品
净利润暴跌61%,谁动了“欧莱雅们”的奶酪?
坐拥兰蔻、科颜氏、修丽可、YSL等37个美妆品牌的欧莱雅集团,近期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欧莱雅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球总销售额达到了221.2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733.82亿元),实现了7.3%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是在连续三年双位数增长后的首次回落。而中国市场所在的北亚区域还出现了-1.7%的负增长,成为欧莱雅全球业务版图中唯一陷入下滑的市场。
无独有偶,雅诗兰黛2024财年的净销售额达156.09亿美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更是从上年同期的10.1亿美元暴跌至3.1亿美元,暴跌61%,显示出更为严峻的盈利压力。雅诗兰黛首席执行官Fabrizio Freda直言,中国市场在即将到来的2025财年中的销售和利润前景依然令人担忧。
业绩低迷、高端美妆产品持续疲软、中国市场失灵……2024年,“欧莱雅们”站上风口浪尖,为什么高端美妆在中国卖不动了?如今,“欧莱雅们”正进行一场从上至下、由内而外的变革,裁员、高层换血、投资并购、战略重置,能力挽狂澜吗?
根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截至目前有24个美妆品牌宣布关店或者退出、破产清算。
24个品牌中,有17个是外资品牌,成为关店“重灾区”。护肤、彩妆、香氛关停的品牌分别为13家、8家以及3家。
去年,国内市场上至少有27个美妆品牌宣布倒闭或调整。对比两年的数据不难发现,美妆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加速洗牌。
为什么高端美妆在中国卖不动了?
冰冻非一日之寒。实际上,欧莱雅很早就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
梳理欧莱雅历年财报数据发现,2022年,欧莱雅销售额为382.6亿欧元同比增长10.9%,营业利润为74.57亿欧元同期增长19.5%;然而到了2023年,其销售额为411.8亿欧元同比增长7.6%,营业利润为81.4亿欧元较上年增长9.2%;2024年上半年,欧莱雅销售额为221.2亿欧元仅增长7.3%,营业利润为45.99亿欧元仅增长8%。
这一趋势在以中国市场为主的北亚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欧莱雅北亚地区的销售额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3.1%,具体到季度数据,一季度销售额为28.34亿同比下滑1.1%,二季度销售额为27.52亿欧元同比下降至2.4%。
与此同时,其他美妆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容乐观。2024年上半年,资生堂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虽然实现了0.8%的同比增长,但这一微弱增长并未能阻止其市场地位的变化——中国市场在资生堂集团中的占比已被日本市场反超,失去了其作为资生堂第一大市场的地位,且中国市场的核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10.1%。
LVMH集团则认为,中国市场对亚洲市场(除日本)的营收造成了拖累,导致营收下跌10%;而雅诗兰黛的亚太市场则下滑了6%,达到48.9亿美元。宝洁高层也表示,在中国市场此前两位数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不会奢望重回两位数增长水平,并预计未来中国市场可能会回到中个位数的低增长水平。
据伯虎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有至少17个外资品牌撤出中国市场,其中包括资生堂旗下高端护肤品牌BAUM葆木、彼得罗夫、LVMH旗下彩妆品牌贝玲妃以及科蒂旗下护肤品牌肌肤哲理Philosophy等。
实际上,2023年就有一系列国际美妆大牌退出中国市场,而进入2024年,外资美妆集团更是显著加速了撤出步伐,这到底是为何呢?
首先,曾经被视为品质保证的高端品牌,如今却面临着“德不配位”的质疑。部分消费者反映,高端美妆产品在使用后并未带来显著改善,甚至出现了不适现象。且部分高端品牌产品老化、创新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进一步削弱了品牌吸引力。更有甚者,如欧莱雅、资生堂等品牌因产品不合规被监管机构点名,消费者对大牌祛魅了。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正经历着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平价国货的崛起,以其高性价比和不断增强的研发实力,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202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占比首次突破50%。
特别是在信息日益透明的今天,消费者不再迷恋大牌,他们在购买美妆产品前会认真看包装上的配方,再查阅小红书、知乎等平台看看用户评价,选购决策更为精准和务实。
而国货品牌不仅注重营销创新,还在产品研发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本土特色植物成分、重组胶原蛋白等前沿领域,力求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逐步摆脱“平替”标签。国货品牌还在电商渠道之外设立线下门店,继续做大市场。
另一方面,消费降级趋势与医美行业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追求性价比的当下,消费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平价”国货或者能直接解决皮肤问题的医美项目上,而非仅仅依赖高价的护肤品。
相比之下,外资美妆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也显得迟缓,导致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欧莱雅等美妆巨头在中国市场的增速放缓,是高端品牌信任危机、消费结构变化、国货品牌崛起以及医美行业兴起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年危机”如何自救?
根据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化妆品零售额为216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仅实现1%的微增。整体美妆大盘都面临增长乏力的挑战,“欧莱雅们”拉胯的业绩也多少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
更为严峻的是,面对奢侈品牌业绩的普遍下滑,美妆业务因其庞大的市场容量与高额利润成为奢侈品集团眼中的“香饽饽”。从历峰集团到开云集团,再到早已布局美妆领域的LVMH和爱马仕,各大奢侈品集团纷纷通过成立专门部门、提升战略地位等方式加速在美妆领域的自营布局,以期在这一细分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
面对奢侈品集团的美妆自营趋势,“欧莱雅们”手中的奢侈品牌美妆运营权的稳定性开始受到质疑。比如欧莱雅旗下高档化妆品部门运营着包括Prada、Armani、YSL等在内的多个奢侈品牌美妆运营权。在奢侈品集团美妆自营趋势的推动下,这些品牌的运营权变动风险也随之增加。
“欧莱雅们”紧迫感越强,一直在想办法自救。目前来看,它们的转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选择“躬身下沉”,通过降价促销、渠道下沉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比如资生堂旗下红腰子就价格跳水,几年前在代购手中50mL的红腰子价格为600多元,如今沃尔玛120ml才598元,李佳琦直播间50ml如今也才370元;而欧舒丹在中国三、四线小城持续开店,想要吸引“县城贵妇”的青睐……
另一派则坚持高端定位,通过降本增效、高层换血、产品升级等手段保持品牌竞争力。雅诗兰黛作为这一派的代表,不仅宣布了裁员与高层换血的计划,以降本增效应对市场挑战,还对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如将经典“小棕瓶”扩展为“大棕罐”,在容量与成分上均实现升级。
同时,雅诗兰黛积极拓展品牌版图,成功收购高增长护肤品牌The Ordinary,重启高端护肤线NIOD,并加大对高端香水的投入,多管齐下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欧莱雅同样不甘落后,首先从管理层入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与变动。今年2月,博万尚任欧,莱雅北亚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原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中国区负责人马晓宇被任命为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
同时,欧莱雅加速向美妆科技领域转型,推出智能硬件与个性化定制服务,如搭载红外光技术的吹风机及高科技美容仪、虚拟试妆服务等。在投资布局上,欧莱雅“买”与“卖”并行的策略,还不断优化内部品牌矩阵,先后在华投资香氛品牌闻献、观夏to summer与生物科技企业杉海创新。
伯虎财经认为,从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等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本土美妆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美妆市场亦在逐步走向成熟,本土品牌的崛起已不可阻挡。但在高端领域,依然与外资大牌存在一定差距,故而不建议国际品牌自降身价与国货品牌抢蛋糕。
商业竞争是残酷的,面对未来经济下行的压力,高端美妆市场的洗牌将更为激烈,唯有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掌握新技术与新渠道的品牌,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屹立不倒。对于“欧莱雅们”而言,如何继续保持自身招牌的中国竞争力,还需要更多、更深入地思量。
百亿美妆巨头,扶儿子上位
临阵换帅
浙江市值338.79亿元的化妆品巨头珀莱雅,今年刚拿下行业老大的宝座,上半年营收首次突破了50亿元,全年正在向100亿元的大关冲刺,可是在这紧要关头,公司却临阵换了帅。
提起珀莱雅,消费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诸如红宝石、双抗等系列产品。但在化妆品圈,这家成立21年的本土企业,不仅是新晋的行业老大,还被评价“几乎踩中了行业的每一个风口”。这些成就,和本次“换帅”风波的当事人之一——现年55岁的方玉友息息相关。
作为珀莱雅的联合创始人、公司董事长侯军呈的小舅子,方玉友被认为是“珀莱雅的关键先生”。从珀莱雅上市,到6年内营收连年大增,从十几亿元的小巨头变成如今冲刺百亿营收的行业老大,其后都有方玉友的身影。
接替方玉友帅印的侯亚孟,现年36岁,他最亮眼的标签是珀莱雅创始人侯军呈的儿子。10年前,侯亚孟进入珀莱雅,从电商部门做起,虽说资历攒够了,但还缺乏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案例。
而3个月前,这段“舅舅要给外甥让位”的传闻,在行业就传了很久,直到9月12日,靴子最终落地。
当天,珀莱雅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以及新一届董事会会议,传递出两个关键信息。其一,方玉友正式退居二线,不仅卸任总经理一职,也已经退出董事会;其二,由侯亚孟接任总经理一职。
次日开盘,珀莱雅股价下跌3.46%,报收85.39元/股,算是资本市场对换帅的直接回应。而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再回过头复盘时,不少人禁不住感慨一句,“原来如此”。
吴玥曾经是珀莱雅电商部门的员工,在去年那波“电商部大换血”中被裁员。她告诉《财经天下》,去年自己所在的部门大换血,老大也被换掉了。当时听其他部门的同事说,老板儿子要掌权了,如今一切应了验。
电商是珀莱雅的基本盘。其不久前披露的半年报显示,线上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93.69%,妥妥的营收大头。从这个角度看,吴玥所经历的“部门换血”,也算是“新帅掌权”的重要一步了。
也是在看到CEO(首席执行官)换人的新闻之后,吴玥才后知后觉,“难怪,和方玉友总走得近的人,不少都被换掉了”。
曾经在珀莱雅做了6年CMO(首席营销官)的叶伟,是吴玥口中“被换掉”的典型。2018年,刚上市不久的珀莱雅,因为欠缺电商和营销经验,从宝洁挖来叶伟。后者把宝洁的营销打法复刻到珀莱雅身上,被视为推动珀莱雅业绩起飞的功臣。
2024年1月,叶伟官宣从珀莱雅离职,不久后被上海家化找了去,当外聘的营销顾问。在他之前,原珀莱雅首席科学官魏晓岚离职,也曾引发过一阵关于“珀莱雅人才流失”的担忧。“叶伟、魏晓岚都是方玉友的人。”一位化妆品行业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坦言。
高管离职的另一面,是侯军呈、侯亚孟父子更多地走到台前。“从去年开始,侯亚孟在不断对外做一些尝试性的沟通,比如参加和电商相关的培训、会议等等。”一位接近珀莱雅高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天下》。
该人士同时表示,也是从去年开始,能明显感觉到侯军呈在把重心往珀莱雅上放。“以前,侯军呈的重心更多在‘外部’,比如美妆小镇、国际资源的整合。”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不久前举办的2024中国化妆品大会上,侯军呈罕见出席。放在以前,代表珀莱雅出席的,都是方玉友。
时至今日,一切尘埃落定。“温州人的血脉情结,果然还是战胜了郎舅情谊。”一位投资者如是感慨。
珀莱雅姓“侯”
在有关珀莱雅的叙事里,方玉友通常是和其姐夫、珀莱雅董事长侯军呈一同出现的。
常见的故事版本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血液里都是不安分因素”的温州人侯军呈,只身到义乌做起了化妆品生意。没过几年,方玉友投奔姐夫,加入了化妆品代理的行列。再之后,两人决定自创品牌,“珀莱雅”应运而生,之后先是避开和国际品牌正面刚,后来又乘上电商的东风。
但有接近珀莱雅的人士告诉《财经天下》,以2015年前后为分水岭,方玉友、侯军呈实际上明确了分工。“侯军呈的重心主要放在‘外部’,包括牵头推美妆小镇、整合国际资源等等。”方玉友则主要“对内”,负责珀莱雅的具体经营。
也因为如此,珀莱雅之后几次大的破圈动作,都和方玉友直接相关。
最典型的是捆绑“早c晚a”概念。方玉友曾在公开场合回忆,2019年,他满欧洲跑,最终“师从”某西班牙原料商,做起了抗皱原料研究,才有了之后珀莱雅的两个大单品——红宝石精华、红宝石面霜。
再之后,考虑到“红宝石”系列不能见光,只能晚上用,又紧跟着推出了白天用的“双抗”系列,取名“早c晚a(即早上用c醇,晚上用a醇)”。“我们研究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早上Coffee,晚上来点Alcohol。”方玉友坦言,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传播,能引起共鸣,内容投放效益很高。
除了“早c晚a”之外,珀莱雅的营销打法、线上运营,也都倾注了方玉友的心力。据方玉友回忆,为了转型线上,他经常跑出去学习,然后回来和团队一起琢磨,如今把“线上所有平台的规则”都学会了,包括消费者喜欢的内容、投放工具等等。
有见过方玉友的人评价他,直击本质又会抓细节,甚至“知道某个产品泵头的价格”。也有人赞其“有人格魅力”,既能跟投资人沟通,又能和年轻人“蹦迪到凌晨”。但称赞的背后总是跟着一句,“但是珀莱雅姓‘侯’,不姓‘方’”。
的确,珀莱雅姓“侯”。公司2012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侯军呈就以48.427%的持股比例,稳坐公司实控人、第一大股东的位置。截至2024年6月底,侯军呈、方玉友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4.46%和15.03%,格局并未改变。
“中国的民营企业,姓什么,决定了很多东西。”有从业者向《财经天下》坦言,方玉友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写好了。他能掌握的,或许是什么时候、以何种姿态退出。“把珀莱雅带到今天的高度,方玉友也算功成身退了。”
事实上,方玉友也不是没给自己留后路。早在2020年底,方玉友所持珀莱雅股份刚解禁,就先后分17次减持,累计套现了7.9亿元。之后,方玉友又多次减持套现。截至6月底,其持股比例4年内减少了一半多。
套现的钱,一部分被花在了“铁定溜溜”上。在方玉友的家乡——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当地的宣传文案里,“铁定溜溜”是方玉友计划投资22亿元,打造的以铁皮石斛为核心,集主题游乐、旅居度假、田园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相关报道里,方玉友除了珀莱雅CEO,还多了个“乐清慢方适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创始人”的身份。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
此外,考虑到铁皮石斛能用作化妆品、保健品的原料,上述从业者也向《财经天下》分析,不排除方玉友在“往产业上游、原料端走”,未来说不定能助力珀莱雅的多元化。
双十一热卖:Eve by Eve’s美妆护肤专场$11.11秒杀,快来抢!
 双十一来啦,比佛利山庄的轻奢品牌Eve by Eve's推出美妆护肤专场,全场护肤及彩妆产品都是11.11刀秒杀价!真的是划算到没朋友,有些产品已经被抢空了!小编帮大家整理出几样特别值得买的产品,让姐妹们都能买到心仪的宝贝!
护肤品心得
当今世界拥有大约25000种护肤品牌,其中为大众熟知的仅182种。 而这182个知名品牌却是操控在仅仅七家大集团手里。我甘心情愿地把护肤品预算从雅诗兰黛挪到了海蓝之谜,感到了生活逐步上档次的虚荣的满足。当发现海蓝之谜居然隶属雅诗兰黛,我有种受骗的感觉。我还能想到的一个词是垄断,于普通民众对护肤品的认知的垄断,也可以说是洗脑。
我不是美妆博主,更不是皮肤专家。写这个短文呢,一是全国戒严,在家找点乐。二是纯粹分享个人感受。如果你有选择恐惧症,说不定有点用。至少为反洗脑做了一点绵薄贡献。今天先聊聊海蓝之谜La Mer 我用过的几款产品吧。
我也半老徐娘了,有没有风韵不知道。年轻时候的油性肤质现退化成混合型肤质,不过敏。进入四十以青春痘也没有了。常换护肤品没有顾虑,反而有新鲜感很开心。我最大的问题是眼部皮肤老化得比较早,二十三岁那年就出现眼下细纹。轻微黑眼圈加下眼睑浮肿。没毛病,就是在上档次用海蓝之谜以前老感觉皮肤不够嫩。
眼霜可聊的不多,我至今也怀疑眼霜这东西没准是洗脑的产物。因为黑眼圈,我特别热衷尝试各种不同牌子的眼霜。从90年代初380人民币的西班牙进口眼霜号称有黄金成分开始,到H2O, Cliniques, Kiehl's, Origins, Lancome, Estee Lauda,Shiseido, Guerlain,到好些喊不出名的品牌,再最终到La Mer 鎏金焕颜 Genaissance de La Mer,不同系列的都坚持了至少一瓶。 一个字,没有用!也许是歪打正着,眼部周围皱纹情况还好。
以最简短篇幅说一下她家的浓缩密集修护眼霜 The eye concentrate,完全没有任何与其他品牌不同之处,除了贵。
海蓝之谜的确如她的历史一般传奇,发明者自己烧伤后肌肤得以治愈而且焕发青春。我用的是经典精华乳霜 Soft Cream。这是难得的试用就立竿见影的经历。 频繁出差和长时间的国际航班对皮肤影响非常大,相当于每个月去沙漠观好几次光。皮肤光泽不够而且经常起皮,用面膜也没有用。开始用了精华乳霜两周后的某一天, 突然意识到搭完飞机皮肤居然没有再起皮。惊喜之极。多年的烦恼不期中解决!随即推荐给我姐, 她说用了有水光针的效果。我的一个朋友三十出头,她的感受是坚持用一段时间,不知是因为锁水还是修复功能强大,青春痘几乎不再来困扰。到现在我用它一年多了,再没有起皮的想象,任何时候触摸到皮肤都是光滑细嫩的手感。特别是清早醒来,再不用承受过去那种又油又干又粗糙的打击。
看过一个30秒的抖音说用La Mer不要小气,量不能少。其实每次一大粒花生大小的量足以应付脸部加颈部,太多吸收不了也造成浪费。
我问过La Mer线上的所谓皮肤专家,精华乳霜和精华面霜 Creme de La Mer 的区别,她解释说其实是一样的成分,面霜用法不方便所以很多人喜欢乳霜。再有就是严重干燥的皮肤则应该选用精华面霜,否则精华乳霜足以滋润锁水。
La Mer的赋活保湿精华露 Revitalizing Hydrating Serum,用完了一整瓶,肯定不会再买。既无任何舒适感也无任何改变。而且这款精华素的气味,实在没有高档护肤品应有的优雅,像是过了期的齁油味儿。买的时候看评论就有不少的人抱怨味道不好,我想是美帝女子难养的原因就没在意。可见我也有“小人”的时候。
羡慕女明星的好皮肤?护肤诀窍大揭密!(图)
姐妹们,又到了换季时节,你的脸还好吗?每年季节变化的时候,脸就不行了,要么干的脱皮,要么过敏泛红,又痒又疼。被天气一折腾,整个人老了一圈!
今天编编就帮大家提供一个敏感肌换季护肤攻略,帮你的肌肤安稳度过换季时节。
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为何换季的时候,皮肤格外容易出问题。
由于气温降低,人体排汗就会大幅度减少,皮肤的皮脂腺的分泌也会跟着大大减少,而皮脂腺有皮肤润滑剂的作用,所以大部分的人在换季的时候皮肤都会很容易干燥缺水。
一缺水就更容易出现过敏、泛红之类的问题,连女神们都不例外。


论坛跳转:


正在浏览该主题的用户:
2 个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