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愿,终有一见
昆仑之西北、大荒之隅,不周山自古万年寒冰、千年飘雪。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波斯语系的一支),意为“世界屋脊”,《山海经》中称之为“不周山”,视之为人间的天柱,到汉朝《西河旧事》开始称为“葱岭”。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与兴都库什山等五大山脉都会集于此,系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位于新疆西部边境,覆盖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五国的领土,其间的谷地是连接中国与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述帕米尔高原:“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
小时候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情节只记得大概,印象深的是几句经典台词与歌曲《花儿问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以及画面中比天山的博格达峰还要高许多的雪山。残存的记忆足以令我对那片终年积雪的冰寒之地充满敬畏,对那些守护雪域边陲的英雄深怀敬意。影片中的英雄阿米尔的原型名叫龙吉克·卡德尔,是生长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简称塔县)的一名边防战士,骁勇杀敌,曾获一等军功章。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只睡过牛棚,新中国成立后,在边防军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房子,朴实的塔吉克人心存感恩,忠心耿耿地自愿为国家守护边境,沿着帕米尔边防线不计报酬地巡逻,做了一名没穿军装的哨兵,直到年迈不能再走山路。他立下家训“望我子孙守边爱国一辈子”,他的子孙便踩着他的脚印继续在风雪中翻山越岭。比卡德尔年轻许多的拉齐尼·巴依卡也来自祖辈就自愿守边的塔吉克家庭,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他跳入冰窟托举起落水的汉族小男孩,自己却化作雄鹰融入巍巍雪山。那天,紧随拉齐尼、也奋不顾身地跳进冰窟救援落水儿童的还有来自伊犁、同在喀什大学培训的维吾尔英雄木沙江·努尔墩。
生活在冰山上的塔吉克人是西域的古老民族,是两千年前张骞见过的三十六国族群中仅剩的一个,其它族群早已消散在历史的烟云里。他们最明白守护家园的重要性,心甘情愿地担当起这个责任。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中唯一的白种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却是义无反顾的,除去汉唐,即便在动乱的南北朝也一直寻求归顺中原,到乾隆时期开始协助清军护卫边陲。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把祖先英勇抗敌的故事收进以雄鹰为主题的民间歌谣里,保家卫国的信念世世代代地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浇灌出雪域高原鲜艳的花朵。
上学时有个男同学,聪明极了,但从小就好动。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病,只是觉得他太淘,得管住,可他就是不服管,像孙猴,偏又特讲义气,像大圣,一路打架到高中,不出所料高考落榜了。他妈妈很失望,一气之下把他送去参军,还专门挑最苦的边防哨所——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红其拉甫口岸,在塔县境内,与巴基斯坦接壤,海拔五千一百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几年后再见时他像彻底换了一个人,同学聚会别人都欢声笑语,他从头到尾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好动症已无影无踪,原先吊儿郎当的形象也变得英武起来。曾经浅薄地嘲笑他被老兵收拾乖了,后来才明白人生的历练伴随的不只是汗水和眼泪。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里意为“血染的通道”、“流血的山谷”,高海拔的山间谷道里雪崩、泥石流常有发生,是有名的险峻之地,但由于地广人稀,成为偷渡之人冒险的路径,需要边防人员日日巡防。方圆几百公里的若干条山路,有些地段在永冻层上,马都上不去,得靠耗牛,巡逻完一条线路要走好几天、甚至一个月。这里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氧气吃不饱、风刮石头跑”,供水困难,又缺乏新鲜蔬菜,常年生活在高原造成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患有各类病症,甚至还有士兵被困于暴风雪中变成“冰雕”。庄严的国界碑使年轻的卫士们在雪山上洗礼,用身躯支撑住古老的不周山。
昆仑之西北、大荒之隅,不周山自古万年寒冰、千年飘雪。
“帕米尔”是塔吉克语(波斯语系的一支),意为“世界屋脊”,《山海经》中称之为“不周山”,视之为人间的天柱,到汉朝《西河旧事》开始称为“葱岭”。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与兴都库什山等五大山脉都会集于此,系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位于新疆西部边境,覆盖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五国的领土,其间的谷地是连接中国与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地。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述帕米尔高原:“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重,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
小时候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情节只记得大概,印象深的是几句经典台词与歌曲《花儿问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以及画面中比天山的博格达峰还要高许多的雪山。残存的记忆足以令我对那片终年积雪的冰寒之地充满敬畏,对那些守护雪域边陲的英雄深怀敬意。影片中的英雄阿米尔的原型名叫龙吉克·卡德尔,是生长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县(简称塔县)的一名边防战士,骁勇杀敌,曾获一等军功章。他的父亲在解放前只睡过牛棚,新中国成立后,在边防军的帮助下有了自己的房子,朴实的塔吉克人心存感恩,忠心耿耿地自愿为国家守护边境,沿着帕米尔边防线不计报酬地巡逻,做了一名没穿军装的哨兵,直到年迈不能再走山路。他立下家训“望我子孙守边爱国一辈子”,他的子孙便踩着他的脚印继续在风雪中翻山越岭。比卡德尔年轻许多的拉齐尼·巴依卡也来自祖辈就自愿守边的塔吉克家庭,2021年1月4日,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他跳入冰窟托举起落水的汉族小男孩,自己却化作雄鹰融入巍巍雪山。那天,紧随拉齐尼、也奋不顾身地跳进冰窟救援落水儿童的还有来自伊犁、同在喀什大学培训的维吾尔英雄木沙江·努尔墩。
生活在冰山上的塔吉克人是西域的古老民族,是两千年前张骞见过的三十六国族群中仅剩的一个,其它族群早已消散在历史的烟云里。他们最明白守护家园的重要性,心甘情愿地担当起这个责任。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中唯一的白种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却是义无反顾的,除去汉唐,即便在动乱的南北朝也一直寻求归顺中原,到乾隆时期开始协助清军护卫边陲。能歌善舞的塔吉克人把祖先英勇抗敌的故事收进以雄鹰为主题的民间歌谣里,保家卫国的信念世世代代地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浇灌出雪域高原鲜艳的花朵。
上学时有个男同学,聪明极了,但从小就好动。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病,只是觉得他太淘,得管住,可他就是不服管,像孙猴,偏又特讲义气,像大圣,一路打架到高中,不出所料高考落榜了。他妈妈很失望,一气之下把他送去参军,还专门挑最苦的边防哨所——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红其拉甫口岸,在塔县境内,与巴基斯坦接壤,海拔五千一百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几年后再见时他像彻底换了一个人,同学聚会别人都欢声笑语,他从头到尾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好动症已无影无踪,原先吊儿郎当的形象也变得英武起来。曾经浅薄地嘲笑他被老兵收拾乖了,后来才明白人生的历练伴随的不只是汗水和眼泪。
“红其拉甫”在塔吉克语里意为“血染的通道”、“流血的山谷”,高海拔的山间谷道里雪崩、泥石流常有发生,是有名的险峻之地,但由于地广人稀,成为偷渡之人冒险的路径,需要边防人员日日巡防。方圆几百公里的若干条山路,有些地段在永冻层上,马都上不去,得靠耗牛,巡逻完一条线路要走好几天、甚至一个月。这里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氧气吃不饱、风刮石头跑”,供水困难,又缺乏新鲜蔬菜,常年生活在高原造成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患有各类病症,甚至还有士兵被困于暴风雪中变成“冰雕”。庄严的国界碑使年轻的卫士们在雪山上洗礼,用身躯支撑住古老的不周山。